习概复习
习概提纲
在距离考试两小时之前挣扎一下。
导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拓展。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开辟新的境界。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
五、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低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六、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的根本政治任务,也是广大青年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第一章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特色来自时代条件,社会主义来自科学)
三、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长期以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必然结果。
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社会主要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和集中放映,在社会矛盾运动中居于主导地位。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能否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三、新时代伟大变革及其里程碑意义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三节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一、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
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党的基本理论实践、推动工作。
党的基本路线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主体力量、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和奋斗目标,必须牢牢坚持、毫不动摇。
基本方略的主要内容是“十四个坚持”。
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从全局上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和部署。
“五位一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四个全面”: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拓前进
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遵循,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探索前进。
第二章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一节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二、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接续推进的历史过程。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决胜冲刺的关键时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
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第二节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一、中国式现代化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式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第三节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
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正确处理战略与策略的关系。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正确处理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正确处理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继续坚持团结奋斗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必须大力弘扬团结奋斗精神,奋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一、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历史奋斗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可靠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彰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使党的统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政治保证。
第二节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一、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支持和拥护。
二、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
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居于中心地位。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贯穿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是党保持团结统一和强大战斗力、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加强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一、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党的领导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
二、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
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直接体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加强党中央对党和国家重大工作的领导。
三、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发挥党在各种组织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党和国家所有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
第四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一节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依靠人民,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
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得出的重要结论。
二、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既为人民夺取政权打江山,又为人民巩固政权守江山。
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这一立场,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将其贯穿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各方面。